优美诗词网
  • 诗词
  • 书籍
  • 格言
  • 作者
  • 投稿
  • 登录

李廌《虞美人令/虞美人》

2017-08-20 642次浏览

玉阑干外清江浦,渺渺天涯雨。好风如扇雨如帘,时见岸花汀草、涨痕添。青林枕上关山路,卧想乘鸾处。碧芜千里思悠悠,惟有霎时凉梦、到南州。(阑:栏)


【注释】

①清江浦:又名沙河,在今江苏淮阴市北淮河与运河会合处。

②渺渺:形容雨大,迷濛一片。

③青林:喻梦魂。

④乘鸾:秦穆公女弄玉好乐,萧史善萧,穆公为筑凤楼,二人吹箫,凤凰来集,遂

乘而仙去。

⑤南州:南方。

【评解】

潇洒中见深情。上片写近水楼台风雨漫天而来的情景。下片写闲卧枕上、游目骋怀时的思想活动。碧芜千里,凉梦霎时,飘逸清新而又回肠荡气,情意绵绵。词中写初夏雨景,颇具特色。

【集评】

况周颐《蕙风词话》卷二:李方叔《虞美人》过拍云:“好风如扇雨如帘,时见岸花汀草涨痕添。”春夏之交,近水楼台,确有此景。

“好风”句绝新,似乎未经人道。歇拍云:“碧芜千里思悠悠,惟有霎时凉梦到南州。”尤极淡远清疏之致。

--引自惠淇源《婉约词》

此词描写春夏之交的雨景以及由此而生发的怀人情绪。

上片写景,既写出了近景,又写出了远景,为下文的抒情作铺垫 。“好风如扇”句比喻新颖,近代词人况周颐《蕙风词话》以为“ 似乎未经人道”。春夏之交,往往有这样的景色。陶渊明诗“春风扇微和”的扇字是动词 ,作虚用;这里的扇是名词,作实用:同样给人以风片柔和的感觉。“雨如帘”的绘景更妙,它不仅曲状了疏疏细细的雨丝 ,像后来杨万里《 小雨》诗“ 千峰故隔一帘珠 ”那样地落想;而且因为人在玉阑干内 ,从内看外,雨丝就真像挂着的珠帘。

“岸花汀草涨痕添”,也正是从隔帘看到。“微雨止还作”(苏轼《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》),是夏雨季节的特征。一番雨到,一番添上新的涨痕,所以说是“时见”。“涨痕添”从“岸花汀草”方面着眼,便显示了一种幽美的词境 。作者与景,精工描绘,细致入微,引人入胜。

下片承上片的景物描写抒情见到天涯的雨,很自然地会联想到离别的人 ,一种怀人的孤寂感 ,不免要涌上心头,于是窈想就进入了枕上关山之路。(“青林 ”句是化用杜甫《梦李白》诗:“魂来枫林青,魂返关塞黑。”)乘鸾处,即游仙处,亦即喻冶游处。乘鸾的旧踪何在 ?只有模糊的梦影可以回忆 。碧芜千里的天涯 ,怎能不引起“ 王孙游兮不归”的悠悠之思呢!可是温馨的会面 ,在梦里也不可能经常遇到。

“ 惟有霎时凉梦到南州 ”,这么一结 ,进一层透示这仅有的一霎欢娱应该珍视,给人的回味是悠然不尽的。

此词一反寻常怀人念运词的凄恻,极淡远清疏之致地表情达意,为这类题材词作境界的开拓作出了贡献。

李廌的粉丝 成为作者的粉丝

李廌的作品

  • 《虞美人令/虞美人》
  • 《七夕》
  • 《清平乐·落梅呜咽》
  • 《七夕知何夕》
  • 《菩萨蛮·城阴犹有松间雪》
诗歌投稿

唐诗三百首

  • 《春望》
  • 《八阵图》
  • 《登高》
  • 《怨情》
  • 《早发白帝城》
  • 《春晓》
  • 《落花》
  • 《终南山》
  • 《寄全椒山中道士》
  • 《东郊》

宋词三百首

  • 《千秋岁·数声鶗鴂》
  • 《苏幕遮·碧云天》
  • 《绿头鸭·玉人家》
  • 《御街行·纷纷坠叶飘香砌》
  • 《念奴娇·萧条庭院》
  • 《采莲令·月华收》
  • 《蝶恋花·伫倚危楼风细细》
  • 《八声甘州·对潇潇暮雨洒江天》
  • 《木兰花》
  • 《花犯 咏梅》

最近发表

  • 《《夕秋》一夕人间看汐沚,心如止水!》
  • 《平生深愧幾千回》
  • 《二十四节气雨水节气相关的诗词》
  • 《《任侠》腰横白刃骚,走马放千刀!》
  • 《《关曲》如歌刀酒烈,热血火中烹!》
  • 《《登顶》云飞天外远,大境自逍遥!》
  • 《《桃媚》烟江晓日红枝满,纸醉人间花幸词!》
  • 《《殚》大雪向前澜,弓刀白月滩!》
  • 《《离怨》秋横星意晚,水湛月愁澜!》
  • 《《韵逝》思许如昨日,静待人间结!》

热门

  • 《千秋岁·数声鶗鴂》
  • 《平水韵(共一百零六韵)》
  • 《送客之湖南》
  • 《赏花归去》
  • 《长恨歌》
  • 《喜达行在所三首》
  • 《春望》
  • 《八阵图》
  • 《蜀相》
  • 《天问》
×

Copyright © 2024 | 京ICP备16025998号 | 网站地图 | 鸿远博客 | 乐享推荐 | 友链联系:312036029(QQ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