优美诗词网
  • 诗词
  • 书籍
  • 格言
  • 作者
  • 投稿
  • 登录

韩偓《已凉》

2017-01-20 645次浏览

碧阑干外绣帘垂,猩色屏风画折枝。

八尺龙须方锦褥,已凉天气未寒时。


【注解】:

1、龙须:属灯心草科,茎可织席。

【韵译】:

门外是碧绿的阑干,门上绣帘低垂;

狸红色的屏风,描画着曲折的花枝。

大床铺着八尺龙须草席,锦被缎褥;

天色正当转凉,却还未到寒冷之时!

【评析】:

??这是写景寓情诗,诗人通过对一间华丽精致的金闺绣户和一年中最舒适的“已凉

未寒之时”的描绘,点染了在深闺绣阁中的主人公,渴望爱情生活的情怀。布景种

种,不仅写出了卧室的华贵气派,还增添了绮靡的氛围,并点明这是在一年中“已凉

未寒之时”,便把主人公一种闺情绮思推到极点。故蘅塘退士批曰:“此亦通首布

景,并不露情思,而情愈深远。”此论确有见地。

--引自"超纯斋诗词"bookbest.163.net 翻译、评析:刘建勋

【简析】:

本诗给人一种舒适温馨之感,不露情思,引人遐想最后一句特别精彩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韩偓《香奁集》里有许多反映男女情爱的诗歌,这是最为脍炙人口的一篇。其好处全在于艺术构思精巧,笔意含蓄。

展现在我们眼前的,是一间华丽精致的卧室。镜头由室外逐渐移向室内,透过门前的阑干、当门的帘幕、门内的屏风等一道道阻障,聚影在那张铺着龙须草席和织锦被褥的八尺大床上。房间结构安排所显示出的这种“深而曲”的层次,分明告诉我们,这是一位贵家少妇的金闺绣户。

布局以外,景物吸引我们视线的,还有它那斑驳陆离、秾艳夺目的色彩。翠绿的栏槛,猩红的画屏,门帘上的彩绣,被面的锦缎光泽,合组成一派旖旎温馨的气象,不仅增添了卧室的华贵势派,还为主人公的闺情绮思创造了合适的氛围。

主人公始终没有露面,她在做什么、想什么也不得而知。但朱漆屏面上雕绘着的折枝图,却不由得使人生发起“花开堪折直须折,莫待无花空折枝”(无名氏《金缕衣》)的意念。面对这幅画图,我们的主人公难道不会有感于自己的逝水流年,而将大好青春同画中鲜花联系起来加以比较、思索吗?更何况而今又到了一年当中季节转换的时候。门前帘幕低垂,簟席上添加被褥,表明暑热已退,秋凉方降。这样的时刻最容易勾起人们对光阴消逝的感触,在我们的主人公的心灵上又将激起怎样的波澜呢?诗篇结尾用重笔点出“已凉天气未寒时”的时令变化,当然不会出于无意。配上床席、锦褥的暗示以及折枝图的烘托,主人公在深闺寂寞之中渴望爱情生活的情怀,也就隐约可见了。

通篇没有一个字涉及“情”,甚至没有一个字触及“人”,纯然借助环境景物来点染人的情思,供读者玩索。象这样命意曲折、用笔委婉的情诗,在唐人诗中还是不多见的。小诗《已凉》之所以传诵至今,原因或许就在于此。

(陈伯海)

韩偓的粉丝 成为作者的粉丝

韩偓的作品

  • 《已凉》
  • 《浣溪沙》
  • 《寒食夜》
  • 《寒食日重游李氏园(一作林)亭有怀》
诗歌投稿

唐诗三百首

  • 《春望》
  • 《八阵图》
  • 《登高》
  • 《怨情》
  • 《早发白帝城》
  • 《春晓》
  • 《落花》
  • 《终南山》
  • 《寄全椒山中道士》
  • 《东郊》

宋词三百首

  • 《千秋岁·数声鶗鴂》
  • 《苏幕遮·碧云天》
  • 《绿头鸭·玉人家》
  • 《御街行·纷纷坠叶飘香砌》
  • 《念奴娇·萧条庭院》
  • 《采莲令·月华收》
  • 《蝶恋花·伫倚危楼风细细》
  • 《八声甘州·对潇潇暮雨洒江天》
  • 《木兰花》
  • 《花犯 咏梅》

最近发表

  • 《《夕秋》一夕人间看汐沚,心如止水!》
  • 《平生深愧幾千回》
  • 《二十四节气雨水节气相关的诗词》
  • 《《任侠》腰横白刃骚,走马放千刀!》
  • 《《关曲》如歌刀酒烈,热血火中烹!》
  • 《《登顶》云飞天外远,大境自逍遥!》
  • 《《桃媚》烟江晓日红枝满,纸醉人间花幸词!》
  • 《《殚》大雪向前澜,弓刀白月滩!》
  • 《《离怨》秋横星意晚,水湛月愁澜!》
  • 《《韵逝》思许如昨日,静待人间结!》

热门

  • 《千秋岁·数声鶗鴂》
  • 《平水韵(共一百零六韵)》
  • 《送客之湖南》
  • 《赏花归去》
  • 《长恨歌》
  • 《喜达行在所三首》
  • 《春望》
  • 《八阵图》
  • 《蜀相》
  • 《天问》
×

Copyright © 2024 | 京ICP备16025998号 | 网站地图 | 鸿远博客 | 乐享推荐 | 友链联系:312036029(QQ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