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月亮与六便士》是英国小说家威廉·萨默塞特·毛姆创作的长篇小说,以下将从创作背景、主要内容、人物形象、作品思想以及艺术特色等维度对其进行详细介绍:

  • 创作背景

    • 社会背景:19世纪末20世纪初,世界经济科技高速发展但动荡不安,各种新思潮涌现,旧思想面临淘汰,尼采“上帝已死”的论点引发西方社会对基督教意义的广泛讨论,人们思想迷茫,需要精神力量来坚定生活信心,而该小说讲述的人们渴望逃脱循规蹈矩生活、奔赴自由的故事,正迎合了当时人们的心理需求。
    • 作者背景:毛姆一生多次奔赴南太平洋寻找创作素材和精神归宿,他在巴黎初步了解高更的故事,在塔希提岛的探寻让他更深入理解和同情高更,于是萌生以高更为原型创作小说的想法,借此描述那个时代人们的困境和对自由的理想。此外,“月亮与六便士”的书名灵感来源于1915年《泰晤士报文学增刊》对《人性的枷锁》的书评,书评称主人公“为天上的月亮神魂颠倒,对脚下的六便士视而不见”,毛姆很喜欢这一说法,最终于1919年出版了《月亮与六便士》。
  • 主要内容

    • 小说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是伦敦的证券经纪人,拥有稳定富足的生活,妻子家境优渥,孩子可爱,但他在40岁时突然辞去工作,独自前往巴黎追求绘画理想,只给妻子留下一张“晚饭准备好了”的纸条,身边人都认为他是与情妇私奔。叙事者“我”受思特里克兰德太太之托去巴黎劝返,发现他只是单纯想要画画,“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”一样迫切。
    • 思特里克兰德在巴黎生活艰难,画作无人问津,只能住在破旧旅馆,吃最差的食物,还因病倒被具有讨好型性格的施特略夫接到家中照顾,施特略夫妻子勃朗什在照顾过程中与思特里克兰德产生感情,和施特略夫分手,但最终未能获得思特里克兰德的爱情,绝望中服酸自杀。
    • 为提高画技和实践绘画理念,思特里克兰德辗转法国各地,最终到达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,与土著姑娘爱塔结婚。在那里他迸发出惊人的才华和创作力,产出多幅画作,其中有宗教意义浓厚的不朽作品,但常年的困顿生活和高强度创作让他身体虚弱,感染麻风病,最终身体溃烂而死。爱塔在他去世后依照遗言烧毁了具有画室意义的住所,包括一些杰出的画作。思特里克兰德去世多年后,他的作品才被外界知晓,价值连城。
  • 人物形象

    • 查尔斯·思特里克兰德:小说主人公,以法国后印象派画家保罗·高更为原型塑造。他原本是伦敦证券经纪人,人到中年却突然抛妻弃子,放弃优渥生活去追求绘画梦想,性格孤僻、自私、冷漠,毫无人性和同情心,物化女性,但同时又有着强烈的自尊和自我意识,对艺术有着执着的追求和天赋,在绘画领域展现出惊人的才华。
    • “我”:小说的叙述者,是一名作家,也是故事的见证者。“我”涉世未深、自视清高、善于思考、有正义感和同情心,可视为青年毛姆的替身,通过“我”的视角和思考,增添了小说的深度。
    • 戴尔克·施特略夫:一位善良到极致甚至有些软弱的画家,他有发现美的眼睛,真心热爱美,对思特里克兰德有着包容和羡慕,将其接到家中照顾,却遭遇妻子与思特里克兰德相爱并背叛自己的痛苦。
    • 勃朗什·施特略夫:曾是罗马贵族的家庭教师,被男主人欺骗感情后欲自尽,被施特略夫所救并与之结婚。她外表克制、理性,但内心狂热、躁动,在照顾思特里克兰德的过程中与之产生感情,最终因无法得到思特里克兰德的爱而绝望自杀。
    • 爱塔:塔希提岛的土著居民,纯真地爱着思特里克兰德,任劳任怨,为他提供了平静的生活和自由创作的空间,在思特里克兰德身患麻风病后不离不弃,体现了人类淳朴善良的自然天性。
  • 作品思想

    •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: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放弃了现实中安稳富足的生活,选择追求遥不可及的绘画理想,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历经磨难,体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矛盾与冲突,也引发读者对于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追求理想的思考。
    • 人性的复杂与多面性:书中的人物形象都具有复杂多面的性格,如思特里克兰德既有自私、冷漠、残忍的一面,又有对艺术执着追求的纯粹和伟大;施特略夫的善良与软弱并存等,展现了人性的复杂,提醒读者不能简单地以好坏来评判一个人。
    • 对社会传统价值观的反思:思特里克兰德的离经叛道行为,如抛妻弃子、放弃社会地位和财富等,是对社会传统的婚姻观、家庭观、事业观等价值观的挑战和反思,促使人们思考社会传统价值观是否真正符合人性和个体的需求。
    • 艺术的本质与价值:小说通过思特里克兰德对绘画艺术的追求和探索,探讨了艺术的产生与本质、个性与天才的关系、艺术家与社会的矛盾等问题,揭示了艺术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价值,以及艺术家在追求艺术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。
  • 艺术特色

    • 新颖的叙事角度:采用第一人称有限视角叙事,以“我”的角度来叙述主人公的人生,使叙事具有真实感,同时“我”对主人公的认识存在不确定性与相对性,能让读者与叙事者产生共频。此外,小说放弃单调的线性叙事,结合空间维度横向穿插拓展多层面的叙事方式,迎合了当时叙事文本空间化的新思潮。
    • 多层的象征意义:“月亮”象征着塔希提岛的自由生活、对真挚爱情的追求以及人们对理想的向往;“六便士”象征着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,人们为追求物质而不惜牺牲爱情和理想,通过这种象征手法,深化了小说的主题。
    • 生动的人物塑造:毛姆运用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对话,刻画出一个个性格鲜明、复杂多面的人物形象,让读者能够深入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,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和可读性。